金剛阿闍黎黃英傑
2004年2月25日到3月6日,在佛陀誕生聖地―藍毗尼園,有兩件世界佛教界重要的盛事―蓮聚塔寺落成開光大典,與珍貴的直貢猴年大法會。我有幸全程參與這個盛會,應《聞喜雜誌》之邀,僅以兩篇文章和未及親臨參與的法友們共沐法喜。
藍毗尼蓮聚塔寺落成開光大典
佛陀誕生聖地―與藍毗尼園發展計劃簡介
首先,藍毗尼園的歷史背景是這樣的:
公元前500年,王后摩耶夫人(Queen Mayadevi)在某夜夢見六牙白象由右脅進入她的腹中,醒後即覺有身孕徵兆。淨飯王和族人知道這消息後,都喜不自勝,一個個都期盼太子趕快降生。摩耶夫人依習俗返回娘家待產,此時正是一個美好的春天,途中她在當時為釋迦王朝統治、今位於尼泊爾南隅的小王國裡,一個名為藍毘尼園(Lumbini)的村落小憩。這時,園裡正百花怒放,摩耶夫人歡喜的想舉起右手去折取一根無憂樹的樹枝,就在此時,太子誕生了,大家都高興的歡喜踴躍。淨飯王得知太子的誕生,真是非常地高興,龍心大悅,即為太子取個名字-悉達多(Siddhartha,一切願望都已圓滿之意),即日後的佛陀。
佛陀成道後,親口於《根本說一切有部律雜事分》(Vinayaksudrakavastu)中說:「僧眾門!我入滅後,善男子、善女人於一生中應造訪並憶念四大聖地。何者為四?世尊降生處―藍毗尼園、世尊成就圓滿佛果處―菩提迦耶(Bodhgaya)、世尊轉動法輪處―瓦拉那西(Sarnath)、世尊入涅槃處―拘尸那留(Kushinagar)。僧眾們,於我滅度之後,應告知彼等前來朝聖、供養禮敬諸佛塔者這番話。」此後,佛陀更廣說:「凡對我有信心者,死後必至上界安樂諸天。」於其他經典中,佛陀說,以朝禮四大聖地的功德,即使是諸重罪亦可清淨。於是藍毗尼園便成為佛教的四大聖地之一。
雖然有許多不同的說法,能將等同四大聖地之處定義於他方,如東、西印度,甚至是更西方的阿富汗,但真正的四大聖地,無誤地是在中印度與尼泊爾。這些地區彼此互有關聯,並且都有虔信佛教的印度國王-阿育王(Ashoka)的石柱為證。
阿育王在公元前273年,成為孔雀王朝之王。但因為他是幼子,因此與其同父異母之兄長斯西摩(Susim)等發生爭戰,但終於獲勝。並在公元269年,成為全印度的最高統治者。公元前261年,他率領大軍攻打羯陵伽(Kalinga)。在成千上萬的人被殺、被俘後,阿育王獲得勝利,但是當他看到所發生的無盡痛苦時,卻倍感悲痛,決心要尋求自輪迴中解脫之道。
於是他依止阿羅漢優波古大,在公元前258年,正式皈依進入佛門,從此以後,他都以慈悲看待臣民。因為深感自己所值遇的佛法,是此世間一切眾生的利益與安樂之源,所以他派遣無數使者,到印度次大陸以外的許多國家,去鼓勵人們趨近佛法。並在印度興建千萬座佛塔,在各聖地等處建造石柱,以確認其地點。
藍毘尼園的阿育王柱,便是在阿育王遊歷該地後,在那裡所立下的。柱上的碑銘闡明他認為此地為佛陀的誕生地是可信的。後期的發掘更証實其看法無誤。繼阿育王之後,有多位深思熟慮的國王與大臣,曾對藍毗尼園進行一些小規模的整修。但藍毘尼園終於在佛教衰微後的幾個世紀逐漸被遺忘,直到19世紀末才重新被考古学家發現。德國学者弗惹教授(Prof. Fuhrer)獲准在現場調查研究,結果証明該地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誕生地。
1967年,當時來自越南的聯合國(UNO)秘書長-吳坦(U-Thant),到尼泊爾朝聖時,發現藍毘尼園既偏僻又不被重視,於是啟發了他與當時尼泊爾的瑪欣札國王(King Mahendra)對此地的展望1。結果,藍毘尼發展委員會(LDT)於1970年初成立,由日藉的唐革教授(Prof. Tange)呈上計劃書。尼泊爾政府批了三平方英里的地於LDT,以讓全世界的佛教徒建設各自宗派的寺院,也讓一切宗派的信徒得以在此地朝聖。
藍毘尼發展區的土地,主要分為三種用途:
- 莊嚴花園 – 摩耶夫人寺院四周之範圍
- 僧院區 – 寺院之建築範圍,以供:
(a)大乘佛教的追隨者西區
(b)小乘佛教的追隨者東區 - 文化區 – 研究所及其它用途之範圍
瑪欣札國王除在藍毗尼園聖地重新豎立起阿育王石柱之外,並進行了各種建設,從寺院、客房、飲水供給、乃至医療設施等建設。1973年,尼泊爾國王Biredra Bir Bikram Shah Dev登上金座,公佈施行不結盟的和平措施。在有關藍毗尼的發展上,他計劃從Bhairawa建造一條高速公路通到那裡,種植花園的樹苗等等。1986年,他指派王室公主Gyanendra Bir Bikram Shah,擔任由他運作的藍毗尼發展信託主席。
但這個計劃,因為當時尼泊爾政府的內部運作等問題,久久未能全面實現。1994年,當我被台灣中國佛教居士會樂崇輝秘書長推薦,參加中華民國代表團,出席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十九屆世界佛教會時,還看到尼泊爾代表在會場上,再度積極的遊說各國佛教會,前往藍毗尼的僧院區建寺,共同建設佛陀的誕生聖地。
1997年3月,藍毘尼園被聯合國宣佈為世界文化遺產。2002年,莊嚴花園終於正式完工,佛陀誕生地的遺跡被一棟新的建築物保護起來,包括中國、越南、泰國、蒙古、日本、韓國的寺院也陸續建築完工。
蓮聚塔寺興建緣起
1999年,在藏傳佛教直貢噶舉派第三十七任直貢法王澈贊仁波切(the 37th Drigung Kyabgon Chetsang Rinpoche)與第三十六任直貢法王瓊贊仁波切(the 36th Drigung Kyabgon Chungtsang Rinpoche)的鼓舞,與諸多直貢噶舉高僧的加持,尤其是竹旺仁波切(H.E. Drubwang Rinpoche)、噶千仁波切(H.E. Garchen Rinpoche)與安陽仁波切(H.E. Ayang Rinpoche)的精神領導下,直貢噶舉派大成就者瓊噶仁波切的法嗣―關房導師索南覺佩仁波切(Venerable Drubpon Sonam Jorphel Rinpoche)所領導的直貢噶舉法王基金會(Drikung Kagyud Dharmaraja Foundation)與德國度母基金會(Tara Foundation),一起在藍毗尼園的僧院區申請到兩筆土地,開始一座佛塔與直貢噶舉佛教活動中心的建設工作。
經與直貢法王澈贊仁波切討論後,這座外型為佛塔的建築,其特色是根據16至17世紀直貢噶舉派最重要的学者之一,第二十四任直貢法王―仁津卻吉札巴(Rigdzin Choskyi Dragpa,1595-1659),也就是第一世的直貢法王瓊贊仁波切(Drigung Kyabgon Chungtsang Rinpoche)的著作而定案。在各種佛塔中2,以「蓮聚塔」象徵佛陀的誕生,因此這座塔位於佛陀誕生地,所以也採用上述的蓮聚塔塔形。
塔的正面佛龕內,有釋迦牟尼等佛像,瓶身部份,外貼義大利進口磁磚,內部安放一座勝樂
輪金剛立體壇城。塔的下方是一座寺院大殿,四方四門等形制,也是依照勝樂輪金剛壇城所量造的,大殿上方繪有勝樂五尊壇城,前方佛壇上供有印度、尼泊爾八十四大成就者的金銅鎏金像,與兩位法王傳法的寶座。大殿的壁畫,總共延攬了二十五位藝術名家參與。他們全來自尼泊爾,在繪畫、裝飾、木工及金工方面之素質極高。大殿外圍四方的花園,有四個噴水池,依各方佛的顏色與手幟而有不同顏色與莊嚴物。花園內有兩位法王的寢宮,廚房、餐廳,與仁波切的寓所兩棟。整座塔寺在夜間還有投射燈等夜間照明設施,極為美麗莊嚴。
構思定案後,由德國的Ferdinand Stange,負責實際工程。在地質探勘後,考慮到喜瑪拉雅地區位處地震帶、當地氣候與地下水源問題,於是與多位建築師討論,為這座塔寺設計出防震、防地下水湧出、建築內部隔熱等特殊設計。全部工程於2000年5月開始動工,2004年1月順利完工。
蓮聚塔寺落成開光大典
蓮聚塔寺的正式落成開光大典是2004年2月25日至2月27日,但在此之前,直貢法王澈贊仁波切與噶千仁波切等高僧,在2003年,寺院建築上方的蓮聚塔完成時,就已來此為佛塔裝臟與開光灑淨儀式,裝臟物包括象徵佛陀身、語、意的所依物,如漢文、藏文大藏經,各種佛像、經咒紙卷等等極多,其中最殊勝的是由泰國寺院捐贈的一顆佛陀舍利。
2004年2月11日,由噶千仁波切帶領幾十位活佛、堪布,在蓮聚塔寺大殿進行直貢噶舉傳承不共的文殊閻魔敵大修閉關十永日3,圓滿後,僧眾們又一起做了三天的勝樂輪金剛閉關。慎重的為開光勝住大典除障、加持。
2月25日到27日,尼泊爾藍毗尼園蓮聚塔寺落成開光勝住大典正式開始,與會貴賓除直貢法王瓊贊仁波切因為高升西藏佛教協會會長原班禪大師職務,不克親身前來,只能精神與大眾同在之外,計有達隆夏忠法王、噶千仁波切、洛赤千仁波切、赤紮仁波切、洛鐘楚仁波切、東滇仁波切、竹旺仁波切、洛昆桑仁波切、卻吉尼瑪仁波切、朗千嘉波仁波切等活佛、堪布七十餘人,僧眾千餘人,以及薩迦等藏傳佛教各派代表,來自拉達克、西藏、青海、康區、雲南等藏區,以及尼泊爾、印度、不丹、拉托維雅、德國、瑞士、美國、紐西蘭、智利、台灣、香港、馬來西亞、中國等世界各地的佛弟子千餘人,特別是南傳佛教也有許多僧侶全程參與,整個過程呈現出非常祥和的氣氛。
蓮聚塔寺的開光勝住大典極為隆重,由主法上師直貢法王澈贊仁波切的帶領全體仁波切、堪布與僧眾,圓滿地以三天的時間,完成勝樂金剛砂壇製作、儀軌修持、息法火供、開光勝住儀軌、增法火供、收攝砂壇、投入水中供養龍王等法事。最後並由各國弟子,獻上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表演,贏得大眾的掌聲與喝采。
1秋吉崔欽仁波切的《藍毗尼園的故事》英譯本中說:一九六七年時,來自緬甸的聯合國秘書長Mr.UThant,對藍毗尼的發展有相同的關切,在他的呼籲下,一個國際發展委員會得以設立。
2佛陀臻入大般涅槃後,眾弟子為他舉行火葬。其骨灰被帶往八處,安置於舍利塔內,以象徵他在各地的事業。因此,有菩提迦耶的―成道塔,象徵佛陀成道;鹿野苑的―多門塔,象徵佛陀的初轉法輪;及上述的藍毘尼園之―蓮花塔,象徵其誕生。如此等八大佛塔之說。
3這種大修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行者須晝夜輪班修法的。
2004年藍毗尼園珍貴的猴年大法會紀實
歷史背景
過去直貢噶舉教法具有全年無間的講修傳統,不過隨著「寺變」1教難的發生,逐漸演變為每年舉辦四季大法會:夏天傳授《大印五具》、冬天傳授《那洛六法》,春天講說《大乘法教心要》與《一意》,秋天傳授《信力令輪》。到了第十一任直貢噶舉法王兼那卻吉嘉波(法王,1335-1407)時,傳法時間又多半集中到以冬夏兩季法會為主,並受到藏傳佛教界的重視。例如一三七三年,當時年僅十七歲的宗喀巴羅桑札巴(聖慧稱,1357-1419)從青海到了直貢替,拜見法王兼那卻吉嘉波学法,聽受了《直貢大發心法》與《大印五支》等許多甚深法門,為日後興建甘丹寺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格魯派傳召法會的構想,即似與冬夏法會這種傳法的形式的影響有關。
藏傳佛教直貢噶舉派猴年大法會的興辦緣起,可以追溯到第十任直貢法王尼傑巴多傑嘉波(金剛王,1284-1350),他在猴年於德忠聖地取出許多伏藏聖物,制定一種新的普巴舞儀式,並於當年轉動法輪傳授大法,以紀念蓮花生大士於猴年慈悲降生在南方乳海的蓮花中度化世人。
但猴年大法會傳統的正式建立,據說是在第二十五任直貢法王昆秋赤列桑波(寶事業善,第二世澈贊法王,1656-1718)的時候。當時他考慮到過去歷任法王,每逢猴年猴月都在聖地德忠舉行會供法會的傳統,遂將猴年法會的舉辦地點固定下來。並建立了每十二年中,於虎年、蛇年、猴年、豬年舉辦大型法會,為每三年輪換一次的住山修行僧人傳法的規矩,後來虎年法會漸少召開,成為現在三大法會的傳統,取代了每年的冬夏法會。
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下來,直到一九五九年之前,最後一次召開的猴年大法會是在一九五六年,這也是現任直貢瓊贊與澈贊兩位法王,此生首度公開傳授直貢派大遷識法,此後由於時局變遷,直貢噶舉派曾有多年未在西藏地區舉辦三大法會。不過一九五九年以後,三大法會都曾在西藏以外的北印度德拉敦與拉達克等地持續舉行。特別是一九九二年的猴年大法會,接續北印度菩提寺的開光大典而舉辦,場面極為盛大。
有鑑於猴年大法會對於一般佛教與特別是藏傳佛教直貢噶舉派的重要性,第三十七任直貢法王赤列倫珠(事業任運,1946-),在2004年尼泊爾藍毗尼園的蓮聚塔寺落成開光啟用之後,決定將每十二年一次的猴年大法會,其舉辦地點固定在這個佛陀誕生的聖地,並成立基金會以承辦這個定期法會的一切所需。如此一來,各國的種種佛教傳統的佛教徒,與特別是直貢噶舉派遍佈世界各地的無數弟子,都能夠在這佛教最重要聖地之一的殊勝處所,沐佛法恩、共沾法喜。
但三大法會並不限定於當年只能於一地舉辦一次。各別地區如果仍覺得有興辦猴年法會的需要,也可以另外個別舉辦,以滿足各弟子們的心願。例如,今年(2004)在尼泊爾藍毗尼園之外,西藏直貢、拉達克夏究固寺,也分別迎請兩位法王,在夏季再度舉辦猴年大法會。
尼泊爾藍毗尼園猴年大法會
過去西藏直貢正式舉辦猴年大法會的時間,是從藏曆六月初八日開始,至六月十五日―岡波巴大師的涅槃日為止。每天,兩位法王輪流傳法,早上傳授各種灌頂、下午則講授《一意》、《大乘法教心要》與施主特別請求之法。在為發心出家的弟子舉行剃度、傳授別解脫戒儀式之後,安排《直貢大發心法》,最後傳授著名的《直貢大破瓦法》,並以兩位法王的長壽法會做為圓滿結束。
這次為了配合尼泊爾藍毗尼園當地的氣候,以及蓮聚塔寺的開光落成大典,殊勝的猴年大法會是安排在2004年2月28日到3月6日,也就是藏曆神變月舉辦。與會的貴賓計有直貢噶舉、竹巴噶舉、寧瑪派活佛、堪布七十餘人,僧眾千餘人,來自拉達克、西藏、青海、康區、雲南等藏區,以及尼泊爾、印度、不丹、拉托維雅、德國、法國、瑞士、美國、紐西蘭、智利、台灣、香港、馬來西亞、中國等世界各地的佛弟子千餘人。特別是南傳佛教也有許多僧侶全程參與,極為難得,顯示出藍毗尼園國際佛教園區,在增進各種佛教傳統的彼此交流與瞭解上,已產生具體的成果。
這次藍毗尼園大法會的具體傳法內容,是在二月二十七日,首先由直貢噶舉派澈贊法王給予《上師供養法及會供簡軌》的口傳,但這應算做蓮聚塔寺開光典禮的一部份。正式的猴年大法會,是從二月二十八日,法王傳授得自第二世頂果欽哲傳承的藥師佛灌頂算起,這天是藏曆初八,精通藏醫的洛昆桑羅貢桑仁波切,在曼達供養中,供養了藥師八佛、八部經典、大佛塔、八吉祥等等八套八種供養物,緣起十分殊勝吉祥。
二十九日,法王傳授《口訣藏》中,多羅那他傳規的八十四大成就者總集灌頂。正好和傳法地點―蓮聚塔寺大殿內也供奉有八十四位成就者金銅鎏金像的緣起相互輝映。
三月一日,是藏曆初十的蓮師吉日,法王傳授了五大巖傳導王中―貝瑪林巴傳規的靜相蓮花生大士灌頂。過去在西藏,兩位法王依照傳統要身著像蓮師所穿的薩獲地方服飾,穿上中國皇帝供養給吉天頌恭的比丘服,再穿上名為那曲瑪的薩沃地方服飾,撐起中國皇帝供養的孔雀傘。
這次大法會中,當天弟子供養的物品中,也有一把用孔雀羽毛所做的精緻大寶傘,直貢法王澈贊仁波切並依循這個傳統,換上蓮師的服飾與莊嚴,頂戴蓮師帽,為大眾傳法。
三月二日,法王傳授至尊白度母灌頂。三日一早起,法王為出家眾傳授沙彌、沙彌尼與比丘戒。四日上午,法王傳授深觀派傳規菩薩戒、下午起瑜伽行傳規之《直貢大發心法》前行。五日,上午,法王繼續傳授《直貢大發心法》,上午傳世俗願、行菩提心戒,下午傳勝義菩提心戒。六日,法王傳授《直貢大破瓦法》。
過去在西藏舉辦的猴年大法會,是由兩位法王輪流傳法,在灌頂之外,也由法王或其他上師講授各種顯密經論。這次因為瓊贊法王不克前來,只能精神加持法會的進行,而來自世界各地的四眾弟子們難得齊聚一堂,若能更加廣泛的認識一些傳承中的重要上師,從其受法、結下法緣,是一件美事。因此,大會特別在法王灌頂、傳法之外,於時間許可的範圍內,安排其他直貢噶舉派仁波切們的傳法活動,其中包括:
二月二十八日,由第九世噶千仁波切做《大印五俱證道歌》的講釋。
二十九日,由赤紮仁波切口傳他上一世所取出的伏藏阿企修法。第八世洛赤千仁波切則口傳了第二十九任直貢法王貝瑪蔣稱所作的《阿企簡軌》,依喜措嘉請問蓮師修復破損三昧耶的方法《摧破地獄》,以及末法時代要讓佛法興盛因此要多掛大白傘蓋風馬旗的經文。
三月一日,由第七世洛鐘楚仁波切,對直貢噶舉伏藏師―第四世洛鐘楚仁波切烏金努頓多傑所取出《四座上師相應法》做講釋。此後,由即身成就的竹旺仁波切,講說《六字大明咒的功德利益》。
三月二日,噶千仁波切傳授了稀有難得的阿企護法廣詳加持灌頂。
三月三日,由此生也是伏藏師的拉達克法主―第九世東滇仁波切,以《大乘法教心要》與《一意》各兩個偈語,做精要的開示。
著名的破瓦法大師―安陽仁波切,對西方極樂世界做精彩的介紹。
藏醫生大師第六世洛昆桑仁波切,講解了貪、瞋、癡三毒與風、膽、延液三種根本疾病的關係。
洛恰美仁波切,則以学習《入菩薩行論》之後,自著十二偈中的《三勝要》為大眾開示。
三月四日,由朗欽嘉波仁波切講解《恆河大手印》,並給予口傳。
這次大會還細心地為與會大眾,準備了中文、英文、尼泊爾文、拉達克文,四種語言的翻譯,使大家在受法時,能夠同時以自己所熟悉的語言直接、正確地了解其意義。
三月六日是藏曆神變月的神變日,下午依照傳統舉辦了法王的長壽法會,大會從前兩天傳授直貢大發心法(菩薩戒)開始,就準備了大量的鮮花莊嚴會場,供大眾於發心儀式中供佛,此時大眾把花雨遍撒會場各個角落,一時如同天雨曼陀羅花般,將整個法會的氣氛帶到最高潮。
長壽法會圓滿後,由法王為以洛鐘楚仁波切第七世功德化身為首的六位轉世仁波切,八位堪布,以及多位關房導師舉行陞座大典,並公佈一些派駐各國中心長住喇嘛的派令。筆者也有幸於此殊勝大會中,在諸多仁波切、堪布等僧團海會,以及世界各地弟子面前,由法王陞座,正式授權成為密宗金剛阿闍黎(金剛上師)。
法會期間,仁波切與僧眾們,每天早上共修《上師相應法》,晚上修護法,為上師、弟子與施主們迴向。法會圓滿後,法王更主動率領仁波切們與全體僧眾,特別加修了兩天的護法大法會,為尼泊爾與全世界的和平、繁榮,佛法昌盛無礙做最殷切的祈願。
11290年,第八任直貢法王卻怒多傑移喜金剛慧,1223-1293在位時,發生元朝的蒙古軍隊入藏,將法王吉天頌恭、旺索南札巴、札巴就涅等人,所分別興建之吉祥多門塔,迥多傑札巴所建大殿內的十八尊大佛像、七寶吉祥塔等無數所依燒成灰盡的不幸事件,對直貢噶舉派造成極大的打擊,史稱「寺變」。
據說當「寺變」發生時,有一萬多名獲得十地大自在、現證本性的直貢修士,如鵝王展翅般地飛到對面曲盆山山頂,然後即身飛往空行剎土,顯示出直貢噶舉教法的成就是真實不虛的,至於那些尚未證悟自在者,只好隨業受報。
直貢法王澈贊仁波切著蓮師服,主持靜相蓮花生大士灌頂。
文字轉貼自《聞喜雜誌》2004年09月 第11期:
http://www.gampopacenter.org/News1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