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1980年代開始學佛後,了解到早在元明清三代,朝廷即對蒙藏佛教極為推崇,但讓我一直不解的是,為什麼要直到民國初年這個動盪的年代,漢地一般民眾才開始有機會接觸到金剛乘佛教。然而當時台灣密教資料匱乏、訛誤甚多,因此在探究上遭遇許多困難。

我相信如果解開這個疑團,對於顯密佛教弟子們正確了解西藏佛教東來之史實將有極大助益。在這問題意識的驅駛下,我自主性地開始投身台北各大圖書館。從當時能找到、可能有相關記載的80本中文著作中,搜羅了1911年至1992年間,蒙藏佛教與漢地有關的活動資料。在那個電腦剛發展、Basic還是大學裡所教的最先進的程式語言、網路還沒出現的年代,只能用筆人工逐條抄錄,全部完成後再影印、裁剪,動員法友們依據年代逐一排序、拼圖,再加以黏貼、影印,以便送鉛字打印。經過上述繁瑣工序,把多年來從80本圖書搜集到的相關內容,,以時空之差別分為〈民國密宗〉、〈光復後的台灣密宗〉、〈1949年後的大陸密宗〉等三篇,成為本書的第一部份。

為使大眾能夠在了解歷史背景的脈動外,對其相對意義亦有所認識,我進一步加以分析解讀,將這些零散史料重新以年鑑方式組織歸納。在英、俄、日帝的侵凌,以及大清國趨於瓦解的背景下,蒙藏地區的佛教宗教與文化體系,隨同其封建階級社會基礎逐步解構。那個受意識形態和政治力主宰的不確定時空,無情地摧殘傳統社會的一切,卻也逼迫蒙藏佛教走上現代舞台。

這個失控的世局,在破壞、解構各種東方文化、思想、宗教的同時,也給予了一個自春秋戰國以降,難得的自由開展之契機。而蒙藏佛教領袖也在此時,開始向漢地「傳法」。這次弘傳活動的動機複雜,序幕仍由權貴高層所揭開,不同的是,漢地的普羅大眾終於有了聽聞密法的機緣。而這就是我在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系的學士論文《台灣地區四十年(1945-1988)來密宗的變遷》,本書的第二部份就是其精要。該論文的指導教授是後來曾擔任社會學系主任、已過世的王淑女博士,她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展現了應有的學術風範,對我的佛教研究議題相當肯定與支持,並給予諸多建議。這篇論文完成後,曾在《慈雲雜誌》全文連載,收到很大的迴響。

身為一個現代人,在了解到時空背景、梳理出脈絡意義後,我更關心當時接觸到方興未艾西藏密法的信徒內心的想法與需求,而這不是單憑歷史文獻就能告訴我們的。因此我便運用大學所學習的社會學研究方法,完成了本書的第三部份〈顯密常見與斷見之中道剖析─以1988年藏傳佛教某次遷識法與會信徒資料為分析〉。在那大家對問卷調查頗有疑慮的年代,我擔任此為期十天法會的現場口譯,成為取得信任的關鍵。在我的說明與懇請下,與會信徒高度配合,方才完成了這一篇當時罕見的佛教田野調查,其中包含了許多發人深醒的事實記錄。

本書初版後,在海峽兩岸與國際學術界都受到高度重視,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陳兵,於《宗教學研究》(1999年第3期,57~65頁)發表〈中國20世紀佛學研究的成果〉,文中讚譽說:「台灣黃英傑編的《民國密宗年鑑》(1995)爲研究現代密教復興的重要史料,書中所附《台灣地區四十年來密宗的變遷》是一篇用社會學方法研究台灣現代密教的論文。」2014年,意大利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Perugia的藏學學者Ester Bianchi(黃曉星),在台灣中研院擔人訪問學人,與作者共同參加藏學研討會後來函:「我現在才發現您是《民國密宗年鑑》的作者。很抱歉我沒有提前明白,您寫的這本書對我們學在漢土的藏傳佛教的傳播特別重要。謝謝您的博學。希望我結束中研院訪問之前我們還能聯繫見面。」

然而本書部分內容完成迄今已逾30年。當年雖屬先導研究,但在內容編整上,受限於一些原始資料只有年代,沒有日期,在條目排列上或有先後順序的問題。此外,過去沒有現代電腦文書軟體,無法一一標註原書出處。引用書目也因年代久遠,未及全部寫出。針對這些美中不足之處,在此新版中,已大致依據事件先後與相關性加以重新編排;未能詳查者,則置於該年前後。將重複、訛誤之原始資料,予以合併、刪除。依據筆畫順序排列書目,以便利讀者閱讀。然而由於資料量龐大,若有未盡圓滿之處,尚祈大家見諒、指教。

1992年以後的台灣地區密教活動數量暴增、資料零散且難以全面收集,無法再用年鑑方式處理。所幸許多民國佛教史料陸續出版,其中不乏密宗活動紀錄。傳統歷史文獻分析之外,田野調查與訪問等質性研究的方法也被廣泛使用。

進入大學任教這些年來,在本書相關時空的密教活動方面,我依據學術論文規範,陸續撰寫、發表了〈日本真言宗在台灣的隨軍布教(1896-1945)〉、〈上師生命的聖與俗─民初諾那呼圖克圖生平研究〉、〈太虛大師的漢藏顯密交流初探〉、〈民國佛教懸案─諾那活佛死亡之謎初探〉、〈章嘉活佛與1949年前的民國漢傳佛教中央教會〉、〈七世章嘉活佛與台灣中國佛教〉、〈西藏學法見聞─夢參法師訪談錄〉、〈台灣的西藏佛教印經會現況〉、〈西藏神諭與台灣靈乩的交會共融與相生〉等文章,希望將來能集結成論文集跟一般讀者分享。也期待學界與教界,有更多深入的研究成果問世。使大家對佛教的現代發展有多元面向的了解。

雖然佛教教義旨在引導眾生,不著世俗迷幻、了悟自心勝義而得大自在;大成就者們的隨緣應機示現,也不是非我等迷亂凡夫所能揣度。超越的真理若離於幻世則無從顯現。但眾生業流之深,以致「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迷』」是一個教義理想之外的普遍事實。我僅藉本書中之歷史事實,述而不作地留予讀者們一個思考空間,願識者能深體本人初衷,以史為鏡、以智慧護自善根,了知無常幻相而勿失信心。

為巴麥欽哲名義所加持者‧佛學博士黃英傑
恭撰於尼泊爾聖境文殊法座
2019年4月20日吉時

金剛乘事件簿:民國密宗年鑑(1911-1992)
巴麥欽哲仁波切(黃英傑博士)編著,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9-06-01
訂購網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