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9-03-07

這是還未被認證為轉世仁波切時的黃英傑博士
與來自西藏赫赫有名的大仁波切們的對話錄與譯文
囊括二十九位當代大師的外、內、密精要開示
是了解佛法中金剛乘的必讀之書

本書是遍訪來台藏傳佛教仁波切的珍貴第一手資料。在藏密四大派數十位大仁波切的開示下,藏密原貌與許多修學佛法、對西藏佛教的認識得以澄清,錯誤觀念得以一掃。對修學藏密的行者,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心要指示。

【篇章例舉】

日常生活為道用的修行訣竅——寧瑪派 第三世貝諾法王
完整地修學一套有傳承有系統的密法——寧瑪派 塔千仁波切
佛法的重點不在自己而在與眾生同享——薩迦派 教主達欽仁波切
悉達多成佛只是一場戲——薩迦派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觀想和加持是源於自心的顯現——噶瑪噶舉派 第二世波卡仁波切
起執著的是心不是身體——噶瑪噶舉派 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
外雙運的戒律——香巴噶舉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
正確親近上師的方法——竹巴噶舉 蔣揚欽哲依喜仁波切
修菩提心習空性見——格魯派 梭巴仁波切
如實修行比灌頂重要——格魯派 義成法師


【專文推薦】

薩迦佛學院第一任院長 堪千阿貝仁波切


目錄

〈序〉薩迦佛學院第一任院長 堪千阿貝仁波切
〈譯者序〉

日常生活為道用的修行訣竅
——[寧瑪派]第三世貝諾法王

為孩子播下一輩子心靈自我成長的種子
——[寧瑪派]聽列諾布仁波切

完整地修學一套有傳承有系統的密法
——[寧瑪派]塔千仁波切

上師與弟子都要視對方為佛
——[寧瑪派]賈西圖庫仁波切

四部行持知見與竅訣的第一手訪談錄
——[寧瑪派]白玉寺覺嵋桑度堪布

金剛上師與灌頂
——[寧瑪派]噶陀寺傳承偉瑟喇嘛

佛法的重點不在自己而在與眾生同享
——[薩迦派]教主達欽仁波切

薩迦達欽法王夫人的流亡生活口述
——[薩迦派]教主達欽仁波切夫人 蔣揚達莫拉•薩迦

佛教中心應以激勵教友修行士氣為目標
——[薩迦派]第四十一任法王

現代女性修行者的成就典範
——[薩迦派]第四十一任法王之姐 傑尊瑪仁波切

不起煩惱的利他行
——[薩迦派]哦巴支派法王第七十五任祿頂堪仁波切

當代大經師關於佛性與佛智的精華教言
——[薩迦派]堪千阿貝仁波切

方便中起修而臻智慧之果
——[薩迦派]第六世塔立仁波切

悉達多成佛只是一場戲
——[薩迦派]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最初的藏紅色光芒
——[噶瑪噶舉派]第五世創古仁波切

剛波巴的轉世化身
——[噶瑪噶舉派]第三世達桑仁波切

第二世欽哲仁波切的傳承
——[噶瑪噶舉派]第三世貝魯欽哲仁波切

觀想和加持是源於自心的顯現
——[噶瑪噶舉派]第二世波卡仁波切

對台灣弟子一針見血的洞見
——[噶瑪噶舉派]第十四世夏瑪仁波切

大仁波切與大學生的犀利對談錄
——[噶瑪噶舉派]第十二世泰•錫杜仁波切

起執著的是心不是身體
——[噶瑪噶舉派]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

這是沒有密勒日巴的時代
——[噶瑪噶舉派]第十二世嘉察仁波切

外雙運的戒律
——[香巴噶舉派]第一世卡盧仁波切

西方喇嘛看台灣
——[香巴噶舉派]嘎旺喇嘛

世界知名的頗瓦法大師
——[直貢噶舉]安陽仁波切

正確親近上師的方法
——[竹巴噶舉]蔣揚欽哲依喜仁波切

文殊菩薩的化身
——[竹巴噶舉]第九世吉噶仁波切

修菩提心習空性見
——[格魯派]梭巴仁波切

如實修行比灌頂重要
——[格魯派]義成法師


薩加佛學院第一任院長 堪千阿貝仁波切 序 

黃英傑是位全心投入且熱心專注於佛教教義傳播的青年,此次他有意編撰出版一本書,內容包含他與一些目前正在國外從事於歸展佛教弘法活動的西藏喇嘛之間的問答記錄。 

雖然此書的內容尚未公諸於世,但我仍獻上最誠摯的祈願和祝福,希望這本書能對各方有所助益。 

  ——堪千阿貝仁波切
  一九九八年二月五日



直貢噶舉第三十七任法王直貢澈贊法王 序

巴麥欽哲仁波切(黃英傑)從少年時,即精勤於佛法的聞思修與口譯、寫作。這次他在藏傳佛教四大教派著作中,共有二十六冊佛教書籍,這些成果,與我在一九九五年賜封他為阿闇黎時的期許一致。

當時他已擁有完整的佛學資歷,從學於藏傳佛教新舊譯派之諸多其德上師,廣泛地領受了共與不共灌頂、口傳及口訣教授;且在顯密佛教修行體系、次第及內涵上都有無誤的學習與通透的了解。因此,我期許他以完整的佛學資歷,為漢地修學藏傳佛教的弟子及正法宏揚,帶來廣大的利益。

他的著作中,包含藏傳佛教重要歷史、教法,以及許多大師的珍貴教導。可知他盡力貢獻所學,也有目共睹地嘉惠了無數華文區對學習藏傳佛教有熱情的佛子。

欣聞巴麥欽哲仁波切所有著作即將重新出版,對此,我寄予無限的祝福,並且我相信全新的面貌,將令原作的精華更加突顯,利益更多的眾生。

  ——蒙受 嘉哇直貢巳名號所加持的 昆秋丹增昆桑赤列倫珠
  於二○一八年八月三十日



羅卓仁謙 序

藏傳佛法圈有一句老話:「往昔祖師傳記,即隨學弟子修行。」

藏傳佛法師徒相傳的寶貴傳統,橫越了一千多年來從未間斷,就算來到今日的二十一世紀,它仍然保有其強韌的生命力,以更符合現代人的方式傳遞著。正因為它如此充滿了代代祖師的祝福,更是每一代行者們努力從自己生命中長出的證悟之花,所以其所能帶來的感動與啟發,實無可用言語完整詮說。

概言之,大師們的事蹟,是我們的典範,讓我們知道:我終有一天,也會像他那樣。至於這一天何時到來,則完全取決於我們個人的決心。

本書正是這種精神的一句體現:首先,採訪者——巴麥欽哲祖古,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在接受一系列的訓練與修持後,往昔緣分與深藏種性的完全甦醒,得到祖古(轉世者)的認證。

其次,本書採訪的上師們不分教派、不分年紀而不分國族,他們分享藏傳佛法的精神,如何在他們心中長出究竟解脫之花,並用短短的採訪文字,將這些花中帶有的花蜜分享給讀者。

再者,本書所採訪的對象中,有許多位已經再難有機會接受如此的採訪:或已圓寂轉世、或遁世閉關,或忙碌於利益大眾的法業上。其中,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的轉世——第四世蔣貢康楚仁波切,更是我讀書時期的同窗。擁有那樣的一段經驗,對我來說,看到其上一世受專訪時的文字內容,感觸特別深刻。更極為感謝巴麥欽哲祖古能夠將這些文字分享給我這樣的後學,有機會窺見藏傳佛法早期走向世界、傳入台灣時期的艱辛,特別是這些「現在的大師,未來的祖師」們的堅毅與慈悲。

祖師的傳記、特別是這樣的訪談錄,要告訴我們的不是一個「完美的佛」、一個遙不可及又擁有各種超能力的「神」,而是一個從凡夫走向佛果途中的「人」:這些人中,有些是佛、有些是菩薩、有些是走得比我們更前面的有學凡夫,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是我們的學長,而不是我們的崇拜偶像。

我祈願本書的出版,能夠使讀者們見藏傳佛法修行者的精神於管中窺豹,並透過這些「花蜜」的薰染,如本書的訪談者與被訪談者一般,播下一些走向甦醒、走向覺悟的種子。

  ——羅卓仁謙
  二○一九年二月二十二日


作者 序

頂禮大智聖文殊師利菩薩!

因汲汲於生命意義與真理的追尋,我在大學一年級的一九八五年底正式接觸佛法,由於宿緣的關係,初始對於金剛乘教法便極有好感。最初自己探索顯密教法時,像大家一樣深感法門眾多、佛典充棟,佛子該聞何書?如何修持、實踐佛法?一九八六年《文殊》雜誌上刊出佛法諮詢服務,於是我立刻前往,結識了文殊創辦人之一的黃啟霖大德。一九八七年初接受第一個金剛乘灌頂後,基於對佛陀教法的絕對慎重,因此希望藉由聞、思、修的途徑來成熟自己的法緣,但是當時密法的圖書資料極為有限而缺乏系統,傳講的上師又少,若非大富大貴無由親近,因而倍感艱難。

或許我的生命註定要與佛法連結。

大學三年級時,我去當時最夯的麥當勞應徵工讀生,結果沒被錄取,因為主管們認為專科生比大學生好用。去不成麥當勞,於是我靈機一動,轉而向《文殊》雜誌的黃啟霖先生詢問工讀機會。當時他很善意的說:想想看有沒有適合的工作再通知你。我很積極地推薦自己說:我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我提出直接訪問西藏上師、探討西藏佛教内涵、釐清諸多誤解等採訪構想。就這樣,我為自己創造了第一個工讀就業機會,也與西藏佛教、多位上師結下不解之緣。

我這個工讀生,在記者證的加持下,搖身一變成為雜誌社記者,順利展開了馬拉松式的採訪,其成果也在一九八九年底榮獲新聞局金鼎獎「公共服務獎」的《文殊》雜誌第三十七期(一九八九年四月)至第五十期(一九九○年八月)之間刊載,頗獲好評,許多讀者對於下期訪問內容都抱以高度期待。

不料,文殊佛教文物百貨遭到祝融之災,《文殊》雜誌也因而停辦。但我在外島服役期間,仍持續整理錄音訪談資料,以及隨緣擔任諸仁波切法會口譯時,上師與弟子間的問答記錄。最後總共集結了西藏佛教四大教派二十九位仁波切、堪布、喇嘛的訪問稿與開示,約十五萬餘言,盡是「述而不作」的原音。

原書由薩迦達欽仁波切(一九二九~二○一六)賜名「如是我聞~來自西藏的法音」(Thus I heard~~The Dharma Sounds From Tibet),深符本書意旨,文殊化身名不虛傳;並蒙北印度薩迦佛學院創校院長——堪千阿貝仁波切,賜予藏、英文序;尊者是第四十一任薩迦法王(一九四五~)的親教師,此舉令我等感到無上光榮。

這些訪問內容,全部由我設計、翻譯、執行,事實上那些問題都曾是學密弟子們所困惑的一部分。雖然今日已有無數具德上師開示、傳法,弟子們的程度也相對提升,但這些珍貴、深刻的開示,依然能夠穿越時空、真實地利益眾生。

這些年來,許多讀者對本書再版反覆催促,但自二○○七年取得佛學博士學位、在華梵大學任教十年間,一者以教學、研究任務繁忙,又因欽哲光明壇城諸多閉關、法會等聞思修法務緊湊,實在無暇顧及舊作整理。如今,在商周出版社專業、精緻的編排下,終能再度以嶄新的風貌與法友們分享珍貴教言,如是我聞的法味歷久而彌新,總算不負法友讀者所願!

最後,願諸君在學法的道上,都有真正追隨具德上師的善緣,以圓滿佛道。

  ——為巴麥欽哲名義所加持者‧佛學博士黃英傑 恭撰於空行海會



購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