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麥欽哲仁波切五台山朝聖行前開示3
這也就是的「壇城」(梵文叫作 मण्डल,Mandala譯為曼達拉)的觀念,一個壇城或一個佛土裡面,有時看到很多的本尊,例如說在淨土經典裡面說的,阿彌陀佛有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協侍,但這並不代表觀世音菩薩就要比阿彌陀佛要差,觀世音菩薩過去名為「正法明如來」也是無量劫前就已經成佛的,所以壇城裏面不管是主尊或者是眷屬,其實都是同一佛尊的心意化現,只是為了有情的需要而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已。




——巴麥欽哲仁波切五台山朝聖行前開示3
這也就是的「壇城」(梵文叫作 मण्डल,Mandala譯為曼達拉)的觀念,一個壇城或一個佛土裡面,有時看到很多的本尊,例如說在淨土經典裡面說的,阿彌陀佛有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協侍,但這並不代表觀世音菩薩就要比阿彌陀佛要差,觀世音菩薩過去名為「正法明如來」也是無量劫前就已經成佛的,所以壇城裏面不管是主尊或者是眷屬,其實都是同一佛尊的心意化現,只是為了有情的需要而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已。
法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法能不能傳下去就是靠各位精勤的聞思修,它才能夠延續下去。
—— 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