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佛教徒,若被問到這個問題,你要怎樣回答 ?無神論/有神論,姓「西」。緣何不談上帝,卻談聖與俗,或祈禱? 請聽巴麥欽哲仁波切娓娓道來。
——節錄自 巴麥欽哲仁波切開示-2016年4月27日那洛巴尊者傳 Page 8 世間人做很多事都充滿信心,屢敗屢試一定要達成目的。反觀學佛時的信心如何? 我們常…
你以為佛菩薩和本尊的示現,一定是相貌莊嚴、穿著絲綢天衣、妙香四溢、天樂鳴空嗎?這是很多人的迷思,一味追求莊嚴的外相。因為你的欲求,因此魔有機可乘,只要相應你的希…
那爛陀大學主要是僧團學習的地方,但並不是只有出家人,在家人也可以去學習。 我寫過一篇文章談那爛陀學校的師生比,是屬小班制,非常的精英。裡面有500位學者、老師,…
世俗人以為的快樂,都是依賴於外在的條件。譬如說,如果他/她跟我在一起、如果我賺了很多錢、如果我買了那個東西、如果我擁有了這個……然後你就覺得這就是天底下最快樂的…
學習教法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就是──出發、set off,現在立刻上路!而不是去看前面到底還有多遠。看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時候每個人都會覺得“腿軟”。 這…
——20151111 《瑪爾巴譯師傳》巴麥欽哲仁波切開示6節要 那洛巴為瑪爾巴傳授了速能成佛,名為「四大親語教授」的那洛六法。「四大親語教授」的意思是說,這主要…
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轉世身份的認證過程,始自 1997 年。當時,巴麥寺寺主洛昆桑仁波切千秋多傑(1942-2018)首度離開青海藏區,仁波切根據他的上師——第…
法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法能不能傳下去就是靠各位精勤的聞思修,它才能夠延續下去。—— 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