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 巴麥欽哲仁波切講授之岡波巴大師《法會大開示》46
「轉疾病為道用」這是竹巴嘎舉派非常著名的修法。(註1)
當疾病降臨時,應該一反常人”希望疾病變得更小”的想法,反而應該希望它變得更大。為什麼?這就是自他交換,藉以代受眾生的痛苦。
可是一般的人沒有這樣的心量,非常害怕如果我真的這樣觀想,別人的惡業、疾病會不會真的跑到我的身上?特別是那些練過氣功的人,因為對氣非常敏感,去什麼地方都會覺得這裡不舒服、那裏也不舒服。可是密勒日巴大師告訴我們說:通過這樣的思維,反而會加速疾病的痊癒而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
雖然說這樣的思維會加速疾病的痊癒,但是過程可不是快快樂樂的。
像yogis陳,陳建民瑜珈士他在印度噶林邦的時候,曾經得到很頑強的皮膚病,嚴重到要住院。這時候呢,他就如法觀想—全世界有皮膚病的人、所有的病痛都到他身上好了。結果,真的病癒來愈嚴重,全身都腫得像什麼一樣,但是他仍然不放棄觀修,願以自己的身心來代一切眾生受苦。(註2)
後來他在夢境中見到一個魔跟他說,我算是怕你了,怕你什麼呢?怕你不欺心。就是你坦然面對自己的一切,而且還願意為眾生承擔,而不願意欺罔自己;有時候我們會自我安慰、欺騙,想要把它混過去。所以,本來無藥可醫,忽然之間就不藥而癒,過了幾天就出院了。這是自他交換會有的一個過程,通過這個思維它反而會加速疾病的痊癒,從而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
所以,當疾病降臨的時候,反而就是我們觀修自他交換的一個好機會。
(註1)竹巴噶舉初祖章巴嘉雷(1161~1211)《六法一味》教授中,就有「持病為道」─觀能病所病空,轉病苦為菩提的口訣。
(註2)1950年,他在噶林邦山林處閉關,氣候燠熱潮濕,感染皮膚病,全身長滿頑癬,幾告體無完膚。他作詩自勉曰:山巖慣處濕侵膚,點綴癬瘡奚怪乎;天語飛來蒙慰藉,平安成就古人無。
本來,修行那能沒有磨難呢?他安慰自己說:“然餘猶有舌未癬也,有心未癬也。”他發下大願:“願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病入吾身。”有詩曰:我也何能作藥王,聞聲知苦替呼娘;願收天下諸人病,盡作吾身點點瘡。這種願力,實是大菩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