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研究》2011年第2期,中國.敦煌研究院.文獻研究所副所長沙武田,〈敦煌西夏石窟分期研究之思考〉一文,關於巴麥欽哲仁波切學術貢獻的描述
莫高窟第465窟按謝繼勝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營建的時代應為西夏初期,而非傳統認為的蒙元或元代。謝先生通過對洞窟主尊上樂金剛壇城流行的時代背景、前室正壁門上的黑帽上師像、壁畫中出現的花紋等與黑水城西夏唐卡、莫高窟西夏第464窟的比較分析,認為該洞窟為西夏早期洞窟[47]。這一觀點也得到霍巍教授、黃英傑教授、林怡惠女士等人的認同[48]。其中黃英傑先生大作,則從藏傳佛教各宗派的發展及其供奉本尊、護法、空行的關係入手,與第465窟相關圖像進行比較分析,得用排除法,並結合洞窟中出現的上師相關文獻記載的時代判斷,從根本上否定了吐蕃與蒙元說,而秉持西夏末期說,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基本上理清了第465窟的時代問題,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在謝繼勝教授斷代的基礎上又前進了一步。
至此,第465窟營建於西夏時代,則為西夏時期河西藏傳佛教的傳播與發展譜寫新的歷史篇章,也為研究西夏藏傳佛教藝術提供獨一無二的新資料,無疑是敦煌西夏藝術最精彩的一頁[49]。
節自沙武田(中國.敦煌研究院.文獻研究所副所長),〈敦煌西夏石窟分期研究之思考〉,《西夏研究》2011年第2期http://www.eurasianhistory.com/data/articles/l01/2174.html
2010敦煌論壇:吐蕃時期敦煌石窟藝術國際研討會側記節錄關於巴麥欽哲仁波切學術特色的描述
第八場專題為莫高窟第465窟研究,有3位學者以465窟為中心作了集中探討。臺灣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黃英傑 教授《從藏傳佛教看莫高窟第465窟藝術》,基於宗教繪畫,特別是藏傳佛教密宗藝術,在以之做為觀修物件的需求下,宗教實踐意義深遠,和宗教傳統、文本之間的關聯性強烈,藝術創作空間相對較小的情況。本文即試圖從藏傳佛教的角度參與465窟壁畫的探討,主要以舊譯寧瑪派與新譯的噶舉、薩迦派與相關教法傳承做為探討切入點,以藏傳佛教密宗的上師、本尊、空行與護法做為分項討論的次序,配合各種教法傳承的歷史、經典文獻與圖像,對莫高窟第465窟的部份壁畫提出一些看法。
…..總體上,本次會議的與會論文,體現了敦煌吐蕃石窟藝術研究領域中最新的研究成果。縱觀會議發言,可以用“新、深、細”三個字進行概括。…
新方法,有深厚佛學義理、密教及藏學背景的學者加入到這一研究領域,在研究中運用圖像學、佛學、藏學進行交叉研究,產生了一系列的新成果,如郭祐孟、黃英傑等臺灣學者以佛學背景為依託進行的一系列研究,為敦煌吐蕃藝術研究開闢了全新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