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哲光明壇城
成立緣起

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
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
——晉譯《華嚴經‧離世間品》

十九世紀末,文殊化身—第二世巴麥欽哲仁波切,在遙遠的青海示現種種殊勝的成就弘法利生,並預言授記自己的化身將轉世到漢地利益華人。這藏傳佛教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取藏師,鮮少有伏藏師預言弘化漢地,昭示著巴麥欽哲伏藏法教與我們的特殊因緣!

在傳承上師的殷盼及具信弟子的祈願之下,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黃英傑博士)承此宿願,成立欽哲光明壇城。希望能在數十年來師承新舊譯派諸多真參實學之明眼知識,聞思修持、研究譯著弘傳佛法所建立的基礎上,匯聚會眾以眾志成城之力,實現顯密教法全面中文化、整體次第學修的廣大願景,願為世界華人能無礙趣入,正確了解人類精神文明中最為稀有珍貴佛法的青衿善緣,服務具緣佛子與如母有情眾生,令獲暫時與究竟的幸福安樂。

歷史的承諾者

在巴麥欽哲累世智慧功德的悲願基礎上,以更有組織、系統化的方式,進行顯密佛法的譯校、整理與弘傳。華人弟子將能因語言文化障礙的淨除,而深入法教如法實修,這就是欽哲光明壇城成立的宗旨。願眾皆持守誓言、掌握此稀有難得之機,援以人、財、資,共舉此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卻又無比艱鉅的菩提善業,完成歷史性的承諾。


最新文章與開示

至尊金剛持直貢法王主持佛陀神變月十四日密勒日巴涅槃紀念道歌法會

【神變月特別推薦】探索噶舉祖師的修行足跡

❤️3月13-14日是密勒日巴尊者涅槃890週年與大譯師瑪爾巴涅槃928週年紀念日。想了解這兩位偉大成就者的修行故事嗎? 👍現在免費開放線上課程:💎《瑪爾巴譯師…

五圓滿法會.無上殊勝法緣

佛陀神變月吉日,齋僧放茶供明燈,千載難逢勝因緣,福慧雙修速證果。 時值佛陀神變月,所修一切善業,皆不可思議地增長百千萬億倍。欽哲光明壇城導師—巴麥欽哲仁波切預訂…

藏曆神變月&初十日&巴麥欽哲降生三合一殊勝日

今日適逢第二世巴麥欽哲(1897~1945)應化128週年紀念,也是藏曆神變月+初十日+巴麥欽哲降生的三合一殊勝日! 🙏時值至尊金剛持直貢法王在聖域的神變月法筵…

今天驚蟄,請多唸《普賢王如來願文》

驚蟄恩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345°時。動物昆蟲自入冬以來即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這時天氣轉暖,大地春雷,而「驚蟄」即打雷…

藏曆新年神變月開始

今天藏曆新年神變月開始,不管七星連不連珠,星宿是否變怪,您都可以參加天法彌陀實修、點燈供佛、在兩大殊勝法會齋僧放茶、護持三寶事業,轉逆緣為勝道❤️ 2025年2…

破除暗黑勢力在冬至

地球呈23.5度傾斜冬至是北半球夜最長的日子從這天開始正面的光明力量越來越增上我們在這天藉由文殊菩薩的智慧力摧破無明暗寐從生死的苦海之中得到解脫就是修持文殊閻魔…

道濟禪師傳記開示

🍷眾生醉迷😵‍💫覺即菩提🙏🌈2024年11月3日農曆十月初三道濟禪師成道日📚閱讀祖師傳記體會言教身教 印光大師推薦《醉菩提道濟禪師傳》 六十年來狼藉,東壁打倒西…

憶念誦持地藏菩薩名號經典的利益

今日農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薩聖誕 #把握殊勝時機念誦迴向#地藏菩薩本願經 憶念誦持地藏菩薩名號經典的利益 如果有人要發大慈心救度眾生,欲修無上菩提想成佛,出離三界…

三界伏魔大帝關雲長歷史精要開示

今天農曆六月二十四佛教護法伽藍菩薩(關聖帝君)聖誕🙏♥️三界伏魔大帝關雲長歷史精要開示 #漢傳藏傳佛教的伽藍護法故事#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師#明朝第五世噶瑪巴#清朝…

噶千仁波切:你們獲得了一個具格的上師♥️

噶千仁波切:巴麥欽哲仁波切是由直貢噶舉中,德高望重的洛昆桑仁波切與喇千仁波切,以其智慧和證量,對他做了授記,從我個人來看,他具有大智慧,對佛法有著大信心,對眾生…

♥️我愛鳳梨酥🍍

別把佛法當作藉口,如果法真的那麼好,我們真的那麼喜歡,我們就應該會改變。我們可以為了一個鳳梨酥,排隊好幾個小時,但是卻沒有辦法把那好幾個小時拿來修行,為什麼?因…

隨喜護持種福田
涓涓滴入功德海


尚塔·庫馬爾·內吉博士

2025
襄贊印度昆努邊區首座多用途佛教寺院

佛教禪修中心將是弱勢群體學習如何為人類服務的地方,大殿內的預計塑造7英呎高的釋迦佛像、5呎的蓮師像和5呎的觀世音菩薩像。佛教禪修中心建築費用總計510萬盧比。

東滇仁波切

2023
法尊東滇仁波切靈塔興建計畫

拉達克達星噶莫聖地,法尊東滇仁波切靈塔興建計畫,贊助請直接國際匯款。

巴麥寺

2021
青海美千寺工珠·雲丹嘉措銅像

大伏藏師第二世巴麥欽哲的法座所在地美千寺,位在勝樂金剛與金剛亥母聖山,過去有巴榮噶舉帝師惹巴噶波等十三弟子在此實修證悟,現在是巴麥欽哲伏藏極近傳承的祖庭。美千寺大殿三米高的蔣貢工珠金銅像已完成鑄造並交付全部款項,目前剩下金銅像貼金與裝臟,歡迎隨喜贊助。

法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法能不能傳下去就是靠各位精勤的聞思修,它才能夠延續下去。

—— 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