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2006年巴麥欽哲仁波切於佛陀世界 《心經》開示之二

前面說到「摩訶」是相對於「小」的「大」,但不是世間相對性的大小,而是不能再超越的,致極的最大。從這裡來深論「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中的甚深般若智慧。
智慧有世間智慧及出世間智慧,「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是動詞,在這樣一個甚深、極致的智慧境界之中「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裏談到智慧的內涵及作用,也就是無有邊中的空性,所謂的般若即中道。在此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觀點切入。

先要補充說明「中觀」與「中道」略有不同。

在小乘、大乘的「四部中義」裏,不管是小乘的「經量部」、「說一切有部」或是大乘的「唯識宗」、「中觀宗」,都是自詡為中道的。所謂中道就是遠離「常」、「斷」二邊,然而雖同稱為中道,但中道實相的智慧卻有粗、細,深、淺,廣、狹之別,現在一般所說的「中觀」是指「四部中義」中最後所說的中觀派。
從中觀的立場來解說般若,可分為因、道、果三個階段。「因」也叫做「基」,「道」是過程,「果」是果位。

在「基位」時,講「世俗諦」與「勝義諦」就是「相對真理」與「究竟真理」。在「道位」時,積聚福德與智慧二資糧。在「果位」時,成就佛的二身(法身與色身)。從這樣的次第去了解,就知道所謂的般若,特別是結合了「波羅蜜多」,這個「智慧度」本身是不可與福德資糧分開的,缺乏福德資糧是不可能証得真正的甚深智慧。

( 圖說:巴麥欽哲仁波切攝於青海巴麥寺開光大典獻供曼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