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巴麥欽哲週三佛法課程《大成就者那洛巴傳》以及仁波切臺北中廣電臺節目。
若不憶念無常及死亡,如何修學佛法? 很多人在談快樂學佛、如何好好修行創造人間淨土。對凡夫來說,什麼是人間淨土?意思是要好好地、快樂地輪迴嗎?
憶念無常及死亡才是一切教法的根本。這並不會讓你變得悲觀,不快樂,更不會將你人世間的生活搞砸,而是令你認清這個世界的真實:死亡這條路所有人都必需要走。認清事實清醒地活著的心就是淨土,何需另外創造?
有誰知道長生不死的辦法嗎?長生不死之人又何在?即使釋迦牟尼佛都要示現金剛身入滅。我們凡夫,好好地為死亡做準備是比較實際的事情。作為佛教徒,怎樣知道修得好不好呢?從「死得好不好看」就看得出來,僅此而已!而不是論誰的徒眾多、名聲大、財產多,這些都沒用的。 什麼叫善終?不一定是好好地躺著讓幾萬人去瞻仰送行就叫善終,這只是外相。
當然,如果像無垢友尊者、蓮花生大士成就無死虹身、自在地顯現,那又是另一回事。那麼,佛陀會背痛、拉肚子,像普通人一樣斷氣死亡,就代表佛陀比虹身成就者遜嗎?不是的,這是為了教化有情,相應於凡夫根器的示現。所以歷來很多成就者,以世間的角度來說死得并不好看,譬如目犍連是被打死的,骨頭都快被打散了,最後要用神通力來勉強見佛陀一面,16世大寶法王是癌症死的,這不是他們太遜,而是五蘊之身的四大,瓦解時必然要選擇一種方法,因此這並不影響我們對這些成就者的信心。
重點在於,面臨死亡時,不管發生什麼樣的狀況,你能不能坦然面對?說實在這真的很難。所以,要從憶念無常及死亡入手。我們與成就者同樣在學佛,但在談死與無常的時候,為什么大家心裡面感受都不夠深刻呢?
嘴上說憶念死與無常,其實心裡真正的念頭是「這是在講故事,死的不是我。無常會到來,但應該是在久遠的未來吧。我現在正要好好學佛,佛祖應該會眷顧我給我一個機會。」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修行不精進的原因——沒有把「死」字放在床頭。 真正修行人的死法,「禪定」藏語稱之為「Thukdam」,「Thuk」指心意,「dam」指心融攝在法界之中。「Thukdam」會發生在成就者入滅的時候。成就者不論是何種因緣,如果他的心識已經要離開他的身體,他就能把握這個時機轉為道用,成就機緣,這也是修學佛法最重要的一點。
當成就者進入「Thukdam」狀態的時候,即使心跳、腦波都停止了,身體最後不會完全失溫,皮膚會有彈性,看起來跟平常人死了的狀態是不一樣的,最後微細心還沒有離開身體,地水火風雖然已依序瓦解了,但在瓦解的過程中,他的心脫離了身體的束縛融于法界之中,進入大手印或大圓滿的境界,就叫做「Thukdam」。 一個成就者還沒有離開「Thukdam」的時候,不能隨便移動他的法體,也不能進行法事,要等他完全脫離這個境界之後,才是一般人稱之的死亡。因此根據這個「Thukdam」的狀況,我們也可以了解到這些成就者真正所獲得的成就,他是從容地面對死亡,安詳、毫無畏懼,甚至說是歡喜的,因為這就是成就最好的時機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無上密法之中「轉死為道用」。
所謂的善終,不只是安不安祥,更重要是內涵,即使在不順緣之中,他的心也毫無懷疑、恐懼、畏縮,能坦然地面對死亡。這才是真的「死得好」。
*西雅圖薩迦寺法王子與僧眾吟誦祈請文時,西雅圖上空亦見綠光異象猶如極光,好似達欽法王在對眾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