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麥欽哲仁波切應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邀請蒞臨高雄講座,並將前往法印講堂拜會見岸法師。
巴麥欽哲仁波切表示,見岸法師是他就讀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時期的同班同學,為當年第一名錄取的高材生,學養豐富,在繁忙的法務中,每次上課都要從高雄大老遠搭車到新竹上課,精神十分可嘉。
時間:2009年5月/16日(週六)晚上19:00,巴麥欽哲仁波切應邀蒞臨高雄‧法印講堂拜會見岸法師
學佛如同攀登高山,不僅要知道方向、路徑,最好還要有一位識路的嚮導,不然也要有具經驗的同伴同行,才能安全且穩定地登上山頂,欣賞美麗風光。
了解佛法如同知道路徑、方向,佛陀將真理內容及覺悟次第,都告訴了我們,經過祖師大德的集成,這些都記載在經論裏。識路的嚮導如同有經驗的師長,依著師長的教導,可以使我們修學的路走得正確、平安,而且還可以省卻許多摸索的階段,從「親近善士」為四預流支首位的教說中,就可以知道他的重要性。有好的善友同願同行,互相砥礪,共同成就,是修學的增上善緣。在學佛的過程中,若能具足這三個條件,是非常難得的。
佛法講「有因有緣世間集」,講堂的成立也是許多因緣的成就。八十五年底,與一些居士一起研讀《小止觀》,隔年三月「淨心圖書館鼓山館」的館長,邀請我講《成佛之道》,課程結束後,同學們希望能夠繼續研讀佛典,於是在八十六年十二月向托比美容公司借員工教育訓練的教室,一同讀《法華經》,後來人漸漸增多,原有的教室容納不下,遂透過同學的介紹,承蒙瑞祥高中校長趙連出先生的護持,借給我們一間大會議室使用。將近一年的時間,每次上課前,同學們都必須自己搬桌椅、黑板,佈置佛像及講臺,下課後再恢復原狀,如果遇到學校有活動,或是要考試,就必須停課。為了讓大家能安定上課,也應該是因緣漸漸具足了,八十七年底,經由同學的介紹,及許多居士熱心奔走,用貸款的方式購下講堂現址。二年多來,我們終於有了獨立的、安定的修學道場,希望能藉著這個小小的場所,與同學們共同在佛道上成長。
三法印是佛法的重要教義,也是判斷佛法是否究竟的衡量標準。講堂取名「法印」,即是希望大眾來此處學習佛法,不僅能學到緣起正見,並且能學到擇法的能力;在菩薩道上,同學彼此之間也是以法相印,互相提攜。所以講堂未來將以研習印順導師著作,以及佛教大小乘經論為修學的內涵,一同學習「尊重生命、關懷社會,實踐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
寫於88年6月27日佛像安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