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開示文集
巴麥欽哲仁波切


2021-05-15

是誰讓魔躱進你的內心


其實諸佛菩薩時時刻刻都在跟你在一起,諸佛菩薩的慈悲、加持永遠都跟我們同在,但是因為我們心裡沒有真正生起慈悲心,以為佛菩薩一定是那個很莊嚴的相,所以你就永遠不會見到,這是很多人的迷思,也是魔有機會來打擾的時候,因為你的希求就是這樣,所以他就可以變其他的樣子來給你看。所以當你的內心真正生起慈悲心的時候,才能夠跟佛菩薩相應。

《巴麥欽哲講授 那洛巴傳 – 20160405》
2021-05-08

菩提藏中成圓覺


所有的菩薩道,真正登地以上的菩薩有兩個很重要的事情,一個叫嚴土,一個叫熟生,嚴土就是莊嚴佛土,熟生就是成熟有情眾生。

《阿彌陀經》裡面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十劫,他成佛之前發了四十八願,此後他在幹嘛呢?嚴土熟生。那怎麼去莊嚴佛土呢?要靠積聚廣大的福德資糧。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閉關開示》P265
2021-05-01

不住輪迴而發心


皈依的動機到底是甚麼?以空性大悲無二,不住輪迴而發心。透過謁見了自心本性之後,就瞭解到空悲無二,或悲智雙運。而悲智雙運,才能使我們不住輪迴。

不住輪迴的意思相對來說叫做不住涅槃,也就是為了利益有情眾生的緣故,在輪迴之中遊戲幻化,度化有情眾生。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閉關開示》P97
2021-04-24

最為稀有難得


有人認為,暇滿人身有甚麼稀奇的,地球人口暴增,哪裡沒有人啊!可是他不瞭解,地球人口爆炸,但能夠獲得暇滿人身的機會卻不斷地下降。世界上人口很多,但很多人活著的品質不能算是人,他們生活艱苦,達不到維持生命的基本需求,每天甚至賺不到一塊美金;要走好幾公里,才能得到品質非常差的水,連活著都有困難;即便生在有佛法的地方,也是不願或不能學佛的。

其實,跟基督教、伊斯蘭教比起來,佛教是全世界宗教中信仰人口最少的宗教;再說,自認為是佛教徒的人,又有多少能依循正法、瞭解正法?從這個角度來說暇滿人身稀有難得。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法(二)轉心四法》P12
2021-04-17

找一位平日能溝通的上師


尋找善知識一個實際的問題,你的善知識必須是看得見摸得著、能夠親近的對象。不管你如何仰慕、心儀某位上師,你仍然無法透過網路從一位 Cyber Guru(虛擬上師)處得到法教的精髓。雖然科技這麼發達,遠距教學還是不能取代面對面上課。

所以善知識的條件:第一、語言能溝通,第二、需要的時候能找到他,這是基本條件。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法(二)轉心四法》P3
2021-04-10

業力才是幕後主腦


我們是被自己的善業跟惡業所選擇,不要以為有什麼選擇權,那只是一個假象而已。我們就是被自己的善業惡業所驅動,然後去接近了某一些的人。然而在接觸到這些人的時候,如果你對正法具有擇法眼的話,那麼你會很容易的知道你需要的是什麼?你會找到一個吻合內心需求的上師以及教法。在這種狀況之下,其實跑道場並不是需要的。

《20200501 前行口傳法會開示》P4
2021-03-27

以修持來利益你的至愛


不管你是多有錢的人,多有權勢的人,擁有百萬粉絲都沒有用。時間到了,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在時間到之前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當你有足夠的修持的時候,才能夠真正利益你身邊那些親愛的人。

《20200501 前行口傳法會開示》P4
2021-03-20

舒適圈裡非舒適


如果我們對佛法的認識不夠堅定,就會被世間法所影響。當我們被世間法所影響的時候,回去看看那些有血有肉的祖師們,他們也都是同樣的遭遇這些困難。你以為釋迦牟尼是淨飯王恭恭敬敬的把他安排好,麻煩你去出家,將來可以拯救世界的嗎?他也是半路翹家逃走的好嗎!只是如果我們是悉達多太子的話,我們選擇的就是要留在王宮裡面,既然有這機會,好不容易跑到這裡,我幹嘛去出家呢?所以這就是悉達多太子偉大的地方,他不會停在他的舒適圈裡面。所以這也就是我們現在要去理解到的,苦與無常的逼迫。

《20200501 前行口傳法會開示》P4
2021-03-13

莫待無常來


我們都知道人壽是無常的,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身心的狀況會越來越不理想了,要修行的話也會更加的困難。我們雖然擁有暇滿的人身,有聽聞佛法、修習佛法的機會,但就如同這一次的疫情來的如此的突然,好像一下子所有的法會都不能辦,然後所有的上師忽然間都消失了。這也就是告訴我們說機會並不是隨時都會等我們的,所以我們需要的是把握時間,勇猛精進。

《20200501 前行口傳法會開示》P3
2021-03-06

無上甚深的口訣


世間的痛苦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求不得,很多的問題,這些不圓滿迫使我們希望得到解脫。因此必須生起出離心,了解到,一旦無常死亡來臨,投生三界六道任何處,都無有究竟安樂,而這一切皆由因果業力來決定。所以只有一個選擇,就是生起出離心,厭離心,放下。當然能夠選擇專修的生活,是不容易的,但應該要盡量去做,不然永遠不會有成果出現。

轉心法至關要緊,直到成佛之前,修行出現的起起落落,其實就是回去反思這個前行法,這就是無上甚深的口訣,此外沒有什麼其他的東西。

《20200501 前行口傳法會開示》P2
2021-02-13

要這樣認知空行


「空」意指空性,「行」是遍在、遍行一切,「空行」是「空性遍在一切」之意。空性能產生一切法,因此,空行母的意義是「能生」— 能了悟緣起性空才稱為空行母。英文說 sky walker 還是翻譯得不貼切。有人誤以為妙齡美女就是空行母,梵文 dakini 是女性化的名詞、陰性詞;陽性詞是 daka,譯作勇士,二者是同一類的。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法(二)晨起瑜伽》P21
2021-02-06

黃金佛像與馬桶


雖然上師在勝義上面絕對不是一個偶像,但是很多人很容易把他當做偶像,這是我們自己的偏執所致。所以常常有個譬喻,黃金的本性就是金,當我們把它打造成一個佛像的時候,就對著它頂禮膜拜,真是殊勝得不得了。但是把一塊黃金打造成一個馬桶的時候,雖然它是黃金没錯,你還是覺得它是臭穢的,低下的,骯臟的。黃金的本質沒有任何改變,那只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心而已。所以才說,厲害的上師絕對能把弟子整的七暈八素的,讓你投訴無門。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閉關開示》P80

法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法能不能傳下去就是靠各位精勤的聞思修,它才能夠延續下去。

—— 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