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開示文集
巴麥欽哲仁波切


2021-01-30

佛不在外面


獻供曼達分外供、內供、秘密供。以三身曼達供養,外面所說的佛剎,也不過是你自身剎土的顯現而已,所以不用到外面去求淨土,自身就是淨土了,在顯教裡面告訴你一個道理:「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你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意思是佛不在外面,就在你自己這裡,密法會告訴你不僅僅你心是佛,你自己的身體也是佛舍,所以就用這個來做供養。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閉關開示》P269
2021-01-25

最佳的救度法是在生前好好的自救


很多人認為,有中有救度法聞即解脫,到時候唸一唸就行了。想想看,活著的時候,理性思維還可以掌控的時候,我跟你好好講都不聽了,死亡時唸兩句你就聽了嗎?!這很重要請畫線:中有救度法是給活人修的,不是給死人修的。活著的時候就必須要修、要準備了;死到臨頭唸兩句,完全沒修持過的人沒什麼大用的,因為那時已失去覺性,只是結善緣而已。

2021-01-23

教誡神通


所有神通最重要的是「教誡神通」,就是為眾生講經說法、演說經教;這不是我們一般的講經說法,而是以佛的無漏智慧來顯現。佛的功德事業中最重要的就是傳法,他不傳法我們就無法判斷,只有自我感覺良好,怎麼去利益別人?所以教證二法兼備的大師真的稀有,很多人修得很好,卻沒辦法講,很多人講的都是沒根據的。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法(二)晨起瑜伽》P29
2021-01-16

心好等於是在修心嗎?


為什麼要修共通前行?要令心轉向正法,只有通過這才能讓你變成修行人。共通,就是不管修什麼法都得做這個,它是shared common basis。大乘佛教的修道,宗喀巴大師總結出三個重點,稱為「三主要道」── 出離心、菩提心及空正見。第一個就先談出離心,出離心就是轉向正法的心,是一切修行的基礎。

出離不是等於勸你離家出走,或是學太空人飛向外太空,不必花大錢去NASA搭火箭,只要心能改變對世界的認知就對了。改變心的認知,修心最為重要。修心不是一般人說的「心好就好」,這只是善良,不是能轉向正法的心。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法(一)轉心四法》P2
2020-12-25

修法跟吃飯


不要以為你現在已經轉心向法了,俗話說「勇猛心易發,恆久心難持」、「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天邊」。現在覺得這個法很好,一定要好好追隨,三五天之後呢?世俗雜染習氣非常重。所以「轉心向法」是每天都要修的,跟吃飯一樣,要每天不斷地提醒自己:我已經擁有了睱滿人身,不能再虛耗下去了。當你覺得人生很無聊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就趕快把法本拿起來,好好修一下。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法(一)轉心四法》P2
2020-12-19

起跑線上已殊勝


母音、子音、緣起咒稱為三清淨咒,分別清淨我們的身、語、意。這三個咒的功用是「矯正」,任何修法之前都可以唸誦。母字音咒糾正唸誦時多唸、少唸、唸錯、顛倒的缺失,清淨我們的語業。佛陀教法,最重要的就是因緣和合、因果緣起、緣起性空的教義,一切法都是緣起。承辦事情的時候,先唸緣起咒,能具足順緣、轉化逆緣。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法(二)晨起瑜伽》P16
2020-12-12

一切煩惱 皆為如來種


對聲聞乘來說,這個有毒,不要踫它;對菩薩乘來說,沒關係,雖然有毒,可我願意;密乘就會跟你說,其實你不用那麼苦的,各種有毒的物質,我們好好地分析它、轉化它,再提煉一下,它是可以入藥的,它本身是可以治病的,有毒與否並非絕對,這就是密乘厲害的地方。很多藥用的植物其實本身是有毒性的,如果不經炮製而使用是會死人的。但是經過炮製之後,毒性會被去掉,反而可以拿來治病,這就是密法裡所談的轉化之道,轉煩惱為道用。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閉關開示》P15
2020-11-28

拆穿輪迴的假相


大家學法不都希望生命有所改變嗎?但大家只挑「好」的,而不願意面對「壞」的。生意很賺錢但所作非善業,惡業被阻斷但生意賠錢了,到底孰好孰壞?所以說輪迴中的事情絕對有副作用,都是有漏的。學佛以後大家心裡有數,當面對變化的時候也不需要太難過,要瞭解這些都是虛假的現象,倒不如現在早點拆穿免得將來更痛苦。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法(一)轉心四法》P24
2020-11-21

外國話沒有比較強


種子字或咒字以母語來觀想即可,藏文、梵文也行。有人認為一定要用梵文、藏文,較有神聖性和加持力,其實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依據續部記載,母語跟色身的脈相關;簡單說,講話依於氣,氣行於能量的管道叫做脈,微細的脈顯現出「脈字」,就是這脈看起來像文字。身上的脈字是漢語,就能講出漢語,脈字是英文,就能講出英文。續部上說,應該以母語觀想,以平時思考慣用的那種語言。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法(一)晨起瑜伽》P14
2020-11-07

別再裝腔作勢


虔敬心無法造作,大家不用裝腔作勢,你有沒有信心上師一眼就知道,藏地有很多平凡的窮人,他們的表情、一舉一動,自然而然的就表現出對上師的虔敬和信心,這是沒辦法假裝的。虔信心的培養其實非常不容易,需要很多善緣。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法(二)轉心四法》P25
2020-10-31

學佛,相信先或理解先?


修行人有兩種,信行者和解行者。信行者可以說他的DNA裏面就有信佛的根基因緣,人家一講他就信了,就是這樣不用討論了。另一種人,他不是不信,但要經過說服才能接受,他需要理解。這二者誰是利根、誰是鈍根很難說。一方面,信行者是利根,因為理解之後還是要入信嘛,他不必費時間力氣,很快就能趣入。但另一方面,只相信沒理解,這樣的佛法基礎是很脆弱的,哪天一個逆境出現,他可能就改信外道或否定信仰。所以信和解必須相輔相成。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法(二)轉心四法》P10
2020-10-24

上師體性即空性


上師體性是本來清淨、無有生滅。本來清淨,是指空性「無生」的概念;既然無生,也就無滅―沒有創造和出現,就不會有毀滅。本來就離於生滅、無生無滅、超越生滅,所以不垢不淨―空性不會被染垢,也不需要被淨化。這是從空性的超離性去說上師的體性本來清淨的意義。

《巴麥欽哲伏藏前行法(一)晨起瑜伽》P27

法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法能不能傳下去就是靠各位精勤的聞思修,它才能夠延續下去。

—— 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