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巴麥欽哲仁波切1992年《清淨道論‧隨念業處品》開示2
我們因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而生起一種喜悅,這種喜悅使煩惱暫時止息、降伏,身心得到輕安。這是「六隨念」的功德,是從正面意義來談的。
〈隨念業處品〉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它是從負面來講的,也就是「念死」。「念死」有什麼功德呢?念死的功德是不放逸。念死就不會想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很多東西可以揮霍,還要擁有財富、還要去追求權勢。對一切有得不愛樂,就不會對一切現在已經擁有的東西產生貪著。
我們要熟練自己的無常。「念死」是為了什麼?《阿含經》裡告訴我們「苦、空、無常、無我」,因為我們念到死的無常,所以想起苦,死亡是一種很大的痛苦。為什麼痛苦?因為執著,執著這所有的一切,不肯捨棄。
當我們了解到苦的真相的時候,會去追問最大的死苦-到底什麼叫死亡呢?死亡之後的狀況又是怎麼樣呢?佛教告訴我們是「無我」。「無我」本身是一種否定的手法,而不是告訴我們有另外一個像一般靈魂概念的「我」永恆存在。「無我」只是告訴我們,原來概念中的「我」是錯誤的想法。
因為苦、因為知道無常,而捨棄了執著,需要捨棄的是執著,而不是東西本身,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